不忘初心、砥砺前行、潜心研究、一心育人——聚焦我院李顺群教授

时间:2021-01-20 点击数:

   我院地下与港航工程系教师李顺群教授,一贯遵从“智圆行方”工作理念,视课程建设、专业建设、学科建设、科学研究、成果转化、社会服务为己任,积极推崇“知识广博周备,言行方正不苟”作风,为培养“重德重能、善学善建”的应用型人才不懈奋斗。

一、不忘初心,砥砺前行

   在十几年的科研教学生涯中,李顺群教授瞄准学科前沿和工程中的实际问题,在岩土和地下工程基本理论、测试理论与技术开发、海绵城市建设土层海绵化技术等基础理论、共性瓶颈和关键技术等方面持续发力,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产、学、研、教、培一体化模式向纵深方向发展。

   由于受主客观条件制约和限制,李顺群的研究进展一度颇为艰难。曾经多次为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而茫然,为没有清晰的路线图而懊恼,为没有满意的成果而失去信心。每当此时,他总是在内心鼓励自己:“不要动摇自己的信念和初心,国家和社会的需求是自己前进的方向,社会的技术难题是自己的攻关重点,要用辛勤的劳动与聪明才智去突破困局,去培养人才,去服务经济和社会建设。”

   经长期努力,李顺群终于克服了重重难关,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。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、三等奖2项,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、天津市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支撑重点项目、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、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、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项目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、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高水平科研项目20余项,主持或参与横向项目和社会服务30余项,发表论文130余篇,申请专利90余项,出版专著1部。

二、润物无声,潜心育人

     李顺群认为,高校教师的第一要务是教书育人,并不断提醒自己,“教学方面要严谨,要用心上好每一堂课,要以学生为中心,要减少功利性,要耐得住寂寞”。为体现城建类特色、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,李顺群先后编写了4部体现新工科建设理念和融入了思政元素的教材。在教学过程中,始终将思想育人、教学育人和科研育人紧密结合。主讲的《土力学》课程获得校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立项。在认真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同时,积极担任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、帮扶教师和本科生导师等角色,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,为党育人,为国育才。

   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硕的成果。近年来,李顺群先后指导学生完成3项国家级大创项目和4项大学生科研立项,喜获“专岩杯”第二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、“专岩杯”第三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、“创青春”创业大赛国家级铜奖和天津市金奖、“互联网+”创新创业大赛天津赛区二等奖、“挑战杯”天津市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等多项奖励。指导的研究生9人获得国家奖学金,5名研究生分别考入大连理工大学、武汉大学等知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。李顺群教授也获得2020年度天津城建大学“五比双创”岗位竞赛示范岗先进个人。

三、不畏艰难,勇攀高峰

     科学研究的探索永无止境。李顺群教授以国家发展需求为导向,狠抓科研成果落地,积极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,目前已累计转化专利6项。针对三维力学测试理论和技术难题,对应力应变状态、岩土体本构关系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,在三维应力应变表示方法和测试技术方面持续攻关,相继开发出能测量三维应力状态和三维应变状态科研产品,首次实现了岩土体内部三维应力应变状态的长期监测。除高水平服务于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科研之外,三维测试技术被重庆大学、中南大学、北京工业大学、山东交科院、大连理工大学、中国矿业大学、中山大学、广州大学、军事科学院等三十多家科研院所广泛应用于桩基、路基、隧道、尾矿坝和国防领域,解决了土中应力长期以来无法测试技术难题,获得了专家和行业认可。

  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全国广大教师要做“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实学识、有仁爱之心”的“四有”好老师,我校李顺群正是“四有”好老师的积极践行者。李顺群表示,自己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和支持密不可分,今后将继续发愤图强,在教学和科研方面不断取得突破,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多贡献。

 地址:天津市津静路26#天津城建大学建工楼
电话:022-23085076(院办)/  23085077(学生办公室)